栏目分类
美国114页报告得出结论:若跟中国开战,战争将在一个月内结束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3:05 点击次数:119
美国和中国要是真打起来,战争可能会在短短一个月内就见分晓,这可不是随便瞎说的,而是2024年美国国家防御战略委员会搞出来的一份114页报告里明确指出的。
这份报告不是什么科幻小说,而是基于现实数据和推演得出的结论,核心就是一句话:美国现在的军事准备和工业能力,可能压根撑不住跟中国这种级别的对手硬碰硬。
先说这报告的来头。国家防御战略委员会是美国国会授权成立的一个机构,专门负责评估美军的整体战备状态和战略能力。
这帮人不是随便拉来的,都是些有真本事的专家,比如报告的主席简·哈曼,她干过九届加州众议员,还在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当过大佬,懂行得很。副主席埃里克·埃德尔曼也有来头,之前是国防部政策副部长。
这群人花了一年多时间,翻数据、跑推演,最后在2024年7月29日把报告扔了出来,直截了当告诉大家:美国现在的国防战略和军工体系,跟不上中国的节奏了。
报告里最扎眼的结论,就是如果美国跟中国在西太平洋开战,可能三到四周就得歇菜。为什么这么短?因为美军的弹药库存顶不住。
报告里讲得很清楚,美国现在的高端弹药,比如反舰导弹、远程精确制导武器这些关键玩意儿,开战后几天到几周就得打光。
具体点说,像LRASM(远程反舰导弹)和JASSM(联合空对地防区外导弹)这种高端货,库存也就够用几天,顶多三到四周就见底了。
更惨的是,美国的军工生产线压根跟不上补给速度,重新生产这些东西得花好几年。这可不是小问题,打仗不是玩游戏,没子弹了你还能怎么办?
再看看中国那边,人家可不是吃素的。报告提到,中国过去二十年砸了大手笔在军事上,尤其是在西太平洋这块,搞了个“区域拒止”(A2/AD)的战略,简单说就是不让你靠近我家门口。他们的东风系列弹道导弹,比如东风-26,射程能到4000多公里,直接覆盖第一岛链(日本、台湾、菲律宾那条线)和第二岛链(关岛那片)。
这些导弹还能打航母,精度又高,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撑着,美国的拦截系统根本招架不住。更别提中国还有超过2000枚中程弹道导弹,数量上完全压倒美军。更狠的是,中国自己的工业能力强的离谱,生产线随时能加班加点,美国这边却还在为产能发愁。
说到这,得提提美军的传统优势。过去,美国打仗靠的是航母战斗群、隐形战机和核威慑这“三位一体”,听着挺唬人。但报告里说了,这套东西现在不管用了。中国的区域拒止体系直接把美军航母的打击半径(大概1000公里)给废了。
航母要是敢靠近第一岛链,立马就成活靶子,东风导弹分分钟教你做人。隐形战机呢?F-35确实牛,但架不住弹药不够,打几天就得歇着。至于核威慑,报告没细说,但意思很明白,真打核战谁都讨不了好,常规战才是关键。
还有个大问题,美国的盟友帮不上啥忙。报告里点名了日本和澳大利亚,这俩是印太地区的主要帮手,可它们的弹药自给率连15%都不到。
开战了,美国指望不上它们分担压力,自己还得扛着。中国这边呢,不用靠谁,自己就能玩得转。这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。报告里拿数据说话,美国要是跟中国干一仗,基本上就是单挑,盟友顶多喊喊加油,实际支援几乎为零。
报告还聊了美国国防战略的老毛病。这套战略是好几年前定的,主要是针对中东、北非那些小打小闹的对手,跟中国、俄罗斯这种大国完全不是一个量级。
简·哈曼在报告里直言,五角大楼的计划压根没跟上时代,现在的战略就是个过时货。她还提了个建议,得把中国当成“最优级”对手,把资源都砸在这上面,别老想着四处开花。
更扎心的是,美国的军工产业已经拉胯到不行。报告里算了一笔账,美国要是跟中国打一个月,弹药用光了,得好几年才能补回来。为什么?因为生产线太慢,供应链还乱七八糟。反观中国,人家是世界工厂,造东西的速度和规模完全不是一个级别。美国过去仗着工业底子厚,能靠持久战耗死对手,现在这招不灵了,中国反而可能越打越有底气。
这报告出来后,美国国内炸了锅。国会赶紧开了听证会,五角大楼的头头脑脑被拉去挨批。议员们拿着报告问,8580亿的国防预算都花哪去了,怎么连一个月都撑不住?
国防部那边只能硬着头皮说,会好好研究报告建议,争取加强国防。可现实是,官僚体系那效率,改起来慢得跟乌龟似的。
报告还提到,美国老百姓根本没啥危机感。过去几十年,美国人习惯了当世界老大,打仗都是在别人家门口,家里啥事没有。
可要是跟中国干起来,可能水电都得断,超市货架也得空。报告里警告,美国人得赶紧醒醒,不然真到了那一天,谁都懵了。
简·哈曼算是这报告的灵魂人物。她在发布会上讲得掷地有声,说美国得承认,中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存在已经超过美国了。她还跑了好几场电视节目,手里拿着报告,跟主持人说:“我们得面对现实,中国不是势均力敌的对手,有些方面已经甩我们几条街了。”
报告出来后,国际上也炸开了。特朗普跳出来发文,骂拜登政府软弱,说他要是上台,绝不会让中国这么嚣张。可他也没说具体咋办,光喊口号。2025年3月,美国这边还在吵预算的事,军工扩建计划拖拖拉拉,报告里提的建议落实了一半不到。
这报告有个冷门细节,挺有意思。它建议美国得回到冷战那时候的国防力度,把2023年的财政责任法案支出上限给撤了,砸更多钱在军备上。
这话一出,财政保守派直接炸毛,说这不是要把美国搞破产吗?可报告里算得很明白,不这么干,美国可能连输的机会都没有,直接就跪了。这争议到现在还没吵完。
报告里提到,军队招兵都招不满,志愿兵制度撑不住大战需求。部队规模缩水,装备老化,连维持现有战备都费劲,更别提跟中国硬碰硬了。
这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,过去几年,美国忙着在中东、乌克兰到处插手,压根没把精力放在西太平洋。现在想回头补课,时间和钱都不够用。
报告里说了,我国经济增速放缓,国内问题不少,军队实战经验也比不上美国,可我国有个优势,就是专注。
报告里还提到,中国的“一带一路”拉拢了一堆国家,美国的盟友体系反而有点松动。这仗还没打,战略上美国就有点吃亏。
报告还拿历史比了比,说美国上一次真准备打大仗,还是1990年冷战末期。那时候苏联自己崩了,美国没费啥劲就赢了。
我国学聪明了,盯着苏联的教训,硬是把自己整得更结实。报告里有个数据,我国现在的军费是1990年的十倍,海军船只数量已经超过美国,成了全球第一。这差距,搁谁身上都得慌。
哈曼因为身体原因辞职了,她80岁了,跑了一年后扛不住,回了加州。她走的时候,报告的影响还在发酵。
国会吵着要加预算,五角大楼忙着找钱,可真要改过来,没个十年八年估计悬。哈曼最后一次采访,手里还攥着报告,说美国得赶紧动起来,不然下一个珍珠港就在眼前。
再说点实际的,美国现在的军费一年8000多亿,听着挺多,可花得太散。报告里建议,得把钱集中起来,专攻中国这一个对手,别老想着全球到处插旗。
可这事儿哪那么容易,政治上两党掐架,利益集团抢蛋糕,改起来比登天还难。中国那边就简单多了,中央一拍板,资源立马到位,这效率真没法比。
还有个事儿得提,报告里说了,美国的科技优势也在缩水。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、北斗导航这些东西,已经把美国的传统优势抵消了大半。
美军引以为傲的航母,现在就是个大靶子,隐形战机再牛,没弹药也白搭。这仗要是真打起来,可能不是拼技术,而是拼谁能撑得久。中国显然更有底气,美国这边却还在纠结预算。
报告还点了个冷门问题,美国的网络安全也不行。
报告建议,得单独搞个委员会,专门研究怎么防中国的网络攻击。可这事儿到现在也没动静,五角大楼忙着应付眼前的事儿,哪顾得上未来。反过来,中国在网络战、电子战上投了不少钱,真打起来,美国可能还得吃哑巴亏。
到了最后,报告的结论其实挺简单:美国得变,不然真扛不住。可变起来哪那么容易,政治、工业、军队,哪块都得大动干戈。
参考资料
特朗普:不想与中国发生任何战争 环球时报